茶墨文书之合
发布时间: 2014-03-28 浏览次数: 417
 赵立新 
        我于茶,虽不求甚解,但却好之,向往品茗时的氛围和闲适悠然。所以和同事阚博士的交游也多是相约品茶时。阚老师为古典文学博士,文化深厚、知情达礼,既有女性的细致,却又没有许多女人的矫情和小家子气,所以,交流沟通起来就令我等大男人们少了一些“小心翼翼”,与她的交流亦日渐如茶如墨,黑白得当,浓淡合宜,如霁月光风般令人身心和畅。
        阚博士熟悉的茶馆也多,这与她做茶文化博士后有关。而我对于茶的相关知识也常得益于这些场合,间或有诗词记之,亦多有与阚博士往来唱和之作。这本《浓墨淡茶》的由来,便缘于我和阚博士在“一枝莲茶府”的一次品茶论道。
        一枝莲生活文化公司的总经理孙慧群女士诚邀我在旗下的同参斋做一个展览,我便选定了既符合茶府身份、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自己也喜欢的茶为题进行了系列创作。实际上,书和茶,于我而言,都是一种生活,至少可以说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么多年的学书经历,体验过各种各样的创作状态,但这样的状态却是我最喜欢的:取一支狼毫小笔徐徐而书,偶尔啜一口佳茗,绝无为创作而创作之急促,却有与一知己对坐品茗而娓娓道来之感。只求把自己所学、所悟以平常心有所表述而已,工拙自是不计矣。
       而书法与茶结缘,自古即有之。宋代文豪苏东坡有云:“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可见,手握一杯香茗,吟咏着茶之文赋诗词,神游于浓墨淡茶之中,悠然忘世、心归于静,何其雅哉!
       在展览筹备过程中,阚博士几乎起到了协调人的作用,同时又给展览取了一个大家都中意的名字——“浓墨淡茶”,因为它于展览、于人生都非常贴切、值得品味。不仅如此,她还为展览创作了深沉而热烈的诗——“浓墨与淡茶”,并在开幕式上配合茶艺亲自朗诵,这便是本书中的开篇一诗。
       展览之后,她提议我们共同出一本书,是那种文书相合的书,我也顺口就应了下来,但对于合作并未心存乐观,原因有三:
       一是从道理上讲,书法创作是很私人化的过程,就是说:作者可以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可以不计工拙、可以不考虑他人的喜好,但合作著书是要考虑双方的协调甚至是相互靠拢。
       二是几十年的书法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书法之难,不在笔墨技巧上;书法的境界,更是需要太多的文化元素去支撑,而不在于你出过多少本书。从技的层面讲,一个人,即使他悟性不高,但只要选定一个方向,又肯下点死功夫,还是能有所进步、甚至有所成绩的,毕竟技术、技巧的东西容易掌握一点,但对书法的理解程度和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将决定着你能走多远。而文化素养的不足,是我等年轻一辈书画中人的普遍问题。比如在一些展览上,常常会看到“唐人诗意”画,甚至是“唐人诗意”画专题展,但画面的氛围和诗意之间总是让人觉得有些“隔”,思来想去,问题还是出在作者的文化素养不足以很好地理解唐人之诗境、诗情和诗意。换言之,不是题上唐诗就是“唐人诗意”画,也不是按照诗句而画即得“诗意”,得“诗”未必得“意”。鉴于此种认知,这些年来,我努力让自己尽量按照自我的节奏去读书、学习、创作,不断弥补不足,强化基础,而不是总被某些东西牵着走。2008年的个展是以“历代泰山诗词楹联”为题,2012年的个展又以“茶文化”为题,做这种主题展的目的就是逼迫自己去发挥、去创作,而不是总在重复,或者单纯地玩弄一点笔墨技巧。这也是承载着作者思想的创作作品和反复书写的惯性式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所以,对该书品位之定位的担忧也让我退避。
        三是如今图书出版异常繁荣,热闹的图书市场再多这样一本有意义吗?是不是也就被淹没在书的汪洋大海之中?
        然而,当阚博士把书稿发给我时,我改变了看法:文章大多与茶有关,书法也是以茶为题,二者结合是和谐的,是可以相得益彰的;而这样一本把体现着一种淳朴生活态度的美文和书法结合在一起的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文化品位,同时对于处在生活快节奏中的人们而言,它既可以自然而然地让你经历一下“美的体验”,或许亦是一种消遣和减压的途径。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我认为,读“好书”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践行途径,是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而不会产生“逆反”的途径。“好书”,未必都是传统经典,以国人之现状,有几人能读懂传统经典?我之谓“好书”,是指给人以美的体验与享受者。我们的古人,不甚注重数的概念,而是专注于文,往往是以文章论定终身。故而,“读书”和“学习”是不予区分的,读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作大块文章,所以历来就是“读书”、“学习”和“上学”三个词几可相互代替。“读书”之于今日,一方面沿用前意,另一方面则是兴之所至的随意浏览、泛泛而读,是对前人文化遗产的漫不经心地咀嚼与品味,是对昔日文人那种“无为心态”的向往与追寻,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我们享受生活的一个手段。从“学习”这个层面上来关照当今之读书,似乎缺少这种享受和乐趣:不论是六七岁的一年级小学生,还是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没有不觉得读书辛苦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让“读书”负载了太多的使命:要么为获取知识,要么为开启心智;要么为应付考试,要么为出人头地……如此,就有了一种被动性和被迫性,读书的主动性也就丧失了。于是,出于自觉、自然的读书目的不复存在,享受、快乐便亦不复存在。因此,享受读书之快乐应当以摒弃读书的功利思想,卸载你赋予读书的责任和义务为前提,只是以修身养性,加强素养为唯一目的。而这个“唯一目的”,也不是“立意在先”,而是“不期然而然”,正所谓“读书纵未成名,终究人高品雅”。宋代大诗人、书法家黄山谷有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也面目可憎。”其意亦是把读书定位于修身养性矣。
       话扯远了,我无非是想说,这种书不会承载太多的使命,读来不会有压力,只会在品读文字和欣赏书画中体会到属于自己的享受和乐趣。正如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说:“读书和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小窗幽记》亦有云:“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若还能在享受中“润物细无声”,则功莫大焉。
当然,此功决非功利之功,而是修身养性之功。
       文学也好,书法也罢,任何的艺术之美都不会自我表达,都是需要体味和感悟的。是故,柳宗元云“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此文为赵立新为《浓墨淡茶》一书所作跋。
(作者系机电学院副教授,校工会副主席)